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一、专业名称(中英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二、专业代码、学制
1、专业代码:070101
2、学制:四年
三、授予学位
学生按要求修满学分完成学业后,毕业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简介、专业特色及校外培养形式
专业简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一级学科数学下的一个专业,它涵盖了基础数学、应用数学等主干学科,具有基础性强、应用面宽等特点。基础数学又称为纯粹数学,是数学的核心,它的思想、方法和理论是整个数学科学的基础,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思想库;应用数学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重要桥梁,“与实际结合、问题驱动”是应用数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特征。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数学教育、数学史、概率论、运筹学、自动控制七个数学主干方向都归到新设置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专业特色: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新葡萄88805官网的老牌专业之一。新葡萄88805官网在1958年恢复办学就创立了应用数学专业,并且已经拥有了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实力雄厚,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比例高,有广西数学研究中心及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究平台和多个高水平科研团队。本专业学生在历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国家级竞赛中表现优异。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严格的训练使学生具有扎实数学基础和较高数学素养,掌握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初步具备在数学或应用数学某个方向从事前沿问题的研究工作的能力,为毕业生在数学及相关专业、科技、教育、经济和企事业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开发和管理等工作打好基础,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本专业按照数学类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时间是第五学期开始。
校企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出发点,采取“协同创新、全程互动”培养模式,以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为运作工具,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实习基地去实习、实践,直接参与实习基地的具体业务,同时让企业技术人员、基地专家走进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给学生上课。通过这样的协同、互动,实现学生与社会需求双向互动,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适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与应用数学理论基础、受到严格的数学思想、方法训练与计算机技能训练,知识面宽、创新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毕业后能够在数学及其相关领域(如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经济管理、金融保险等)从事研究和管理等工作,可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银行、证券投资公司或其他高新技术行业从事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等工作。优秀毕业生还可以继续攻读数学或其他交叉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期待毕业生五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坚守职业规范;
(2)具有较高的数学文化及素养,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受到数学与应用数学思维和创新实践的训练,擅长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4)具有求实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5)具有良好的团队交流能力,具有健强的体魄和稳定的心理素质。
六、毕业(培养)要求
A.知识架构
学生应具有广泛的自然科学与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积累,系统地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的知识与技能。
A1人文科学知识:
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跨文化、国际化知识。对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入门知识具有一定了解。
实现途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大学英语(一)、大学英语(二)、大学英语(三)或高级英语(一)、大学英语(四)或高级英语(二)、体育(一)(二)(三)(四)、五有领军人才特色通识选修、中文写作实训、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普通话测试、劳动等。
A2数学科学知识:
学生应接受严格系统的数学思维训练,具有坚实的分析、代数、几何等方面的数学基础以及系统的相关专业知识。
实现途径:数学分析(一) 、数学分析(二) 、数学分析(三) 、大学物理I(上)、大学物理I(下)、大学物理实验、高等代数(一)、高等代数(二)、几何学、微分几何、常微分方程 (双语)、复变函数、抽象代数、数值分析(双语)、实变函数、拓扑学、运筹学、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数值代数、最优化方法、集合论与图论、流体力学引论、(研)凸分析、(研)微分流形、偏微分方程近代理论、数学模型、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毕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导师制课程等。
A3统计学知识:
学生应掌握对数据进行搜索、整理、描述、分析处理和统计推断的知识和方法。
实现途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随机过程、最优化方法、运筹学、数学模型、文献检索、毕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导师制课程等。
A4计算机科学知识:
学生应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及常用的数学软件和编程语言,掌握和了解开展数学实验、初步程序编写和实用软件开发的思想和方法。
实现途径: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偏微分方程近代理论、数学模型、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数值分析(双语)、最优化方法、文献检索等。
B.能力结构
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计算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能力、计算机应用及编程能力。
B1数学语言能力:
主要包括数学概念、数学式子与数学结论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数学思想的文字(包括外文)表达能力。
实现途径:数学分析(一) 、数学分析(二) 、数学分析(三) 、大学物理I(上)、大学物理I(下)、高等代数(一)、高等代数(二)、几何学、常微分方程 (双语)、复变函数、抽象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双语)、中文写作实训、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文献检索、毕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导师制课程、五有领军人才特色通识选修、劳动等。
B2 数学计算能力:
主要包括快速而准确的数值计算、抽象的符号计算、数学公式演绎、恒等变形能力以及数学计算在工程实践及自然学科中的应用能力。
实现途径:数学分析(一)、数学分析(二)、数学分析(三)、大学物理I(上)、大学物理I(下)、高等代数(一)、高等代数(二)、几何学、常微分方程(双语)、复变函数、抽象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变函数、拓扑学、泛函分析、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数学模型、群与表示论、李群与微分流形、基础代数、集合论与图论、临界点理论、流体力学引论、数论基础、偏微分方程近代理论、组合数学、数值分析(双语)、最优化方法、运筹学、应用随机过程、(研)凸分析、(研)微分流形、文献检索、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创业实践、导师制课程等。
B3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主要包括凭借抽象的数学概念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反映,通过认识活动获得新知识,以及利用数学概念、结论根据数学背景找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推出符合逻辑关系的结论的能力。
实现途径:数学分析(一) 、数学分析(二) 、数学分析(三) 、大学物理I(上)、大学物理I(下)、高等代数(一)、高等代数(二)、几何学、常微分方程 (双语)、复变函数、抽象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双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大学英语(一)、大学英语(二) 、大学英语(三)或高级英语(一)、大学英语(四)或高级英语(二)、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中文写作实训、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五有领军人才特色通识选修、体育(一)(二)(三)(四)等。
B4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能力:
主要包括: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能力;利用统计数据分析结果,揭示问题、认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利用统计推断的结果,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改进措施,或进行预测、决策的能力。
实现途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随机过程、创业基础、大学物理实验、数值代数、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文献检索、毕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导师制课程等。
B5计算机应用及编程能力:
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应用,数据计算机处理、图像的计算机处理及初步的编程等方面的原理的掌握、方法与技术的应用。
实现途径:数值分析(双语)、偏微分方程近代理论、数值代数、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等。
C.素质要求
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质、崇高的价值观念、正确的法律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初步科学研究思维方式。
C1良好的思想品德、政治理论素养:
应有正确的政治信念及优良的政治理论基础,通晓时代形势和国家方针、政策,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具有正确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文化修养及包容的心态和宽阔的视野。
实现途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五有领军人才特色通识选修、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等。
C2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主要包括一定的体育技能技巧,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实现途径: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体育(一)(二)(三)(四)、劳动等。
C3良好的专业素质、数学素养与科研素养:
主要包括良好的数学知识积淀、数学抽象概括的缜密、逻辑推理的严谨、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的准确、数形结合的紧密、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的合理等素养。初步科学研究活动里的求新探索精神。
实现途径: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创业基础、中文写作实训、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数学分析(一)、数学分析(二)、数学分析(三)、大学物理I(上)、大学物理I(下)、大学物理实验、高等代数(一)、高等代数(二)、几何学、常微分方程(双语)、复变函数、抽象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变函数、拓扑学、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微分几何、群与表示论、李群与微分流形、基础代数、集合论与图论、临界点理论、流体力学引论、数论基础、偏微分方程近代理论、组合数学、数值分析(双语)、数值代数、最优化方法、应用随机过程、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运筹学、(研)凸分析、(研)微分流形、普通话测试、文献检索、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创业实践、导师制课程等。
七、专业核心课程及特色课程(导师课、研究型课程、讨论课程、全英文课程、双语课程、校内外合授课程、创新创业课等)
1.专业核心课程: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专业特色设置
实变函数、拓扑学、泛函分析、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
2.特色、特设课程:
常微分方程(双语)、数值分析(双语)
为了鼓励学生报读本校硕士研究生,把《(研)微分流形》、《(研)凸分析》等硕士学位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程。
八、毕业学分要求、课程修读要求与选课说明
1. 本专业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最长修业年限6年。
2.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42,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下表。
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
课程类别  | 
     通识必修  | 
     通识选修  | 
     学门核心  | 
     学类核心  | 
     专业必修  | 
     专业选修  | 
     集中实践必修  | 
     集中实践选修  | 
     合计  | 
    
学分数  | 
     27  | 
     8  | 
     26  | 
     32  | 
     20  | 
     9  | 
     20  | 
     0  | 
     142  | 
    
国家标准要求  | 
     
  | 
     
  | 
     
  | 
     
  | 
     
  | 
     
  | 
     
  | 
     
  | 
     130-170  | 
    
备注:国标要求内容与学校表格不一致的,可将国标表格拆分单列。
3. 学生修满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有关环节,达到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数,并修完规定必须修读但不记学分的所有课程和环节,德、智、体、美、劳合格,即可毕业。满足学位授予相关文件要求的,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4. 其他课程修读要求及选课说明:各专业应简要说明学生各部分课程修读要求(包括体测、普通话、创新学分等),短学期修读要求,研究生课程修读要求,国际学生、港澳台学生修读要求等。
1) 通识教育课
必修课:每个学生应选27学分。
选修课:每个学生应选8学分。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模块和领军人才素质教育模块各应选2学分,海洋知识与可持续发展模块、经济类或管理类模块至少应修1门课程。《中文写作实训》、《逻辑 与批判性思维》为限选,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发展模块,中国东盟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模块为选修,通识选修课累计应修学分不少于8学分,其中修读人文艺术类课程不少于2学分。
2) 学门核心课
必修课:每个学生应选26学分。
3) 学类核心课
必修课:每个学生应选32学分。
4) 专业领域课
必修课:每个学生应选20学分。
选修课:总共9学分。
5) 实践课
必修课:每个学生应选20学分。
6) 关于普通话、劳动、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学分要求的说明
本专业学生必须按学校要求,完成“ 普通话测试”,完成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2周,劳动总和1周。以上课程必修完成但不计学分。
7) 关于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的说明
创新实践学分要求不少于2学分。创新创业实践环节2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参加第一课堂外的各类活动,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学校评定获得的学分,由“科研学分”、“学科竞赛学分”、 “技能学分”、“社会实践学分” 和“创业实践学分”构成。创新创业学分的获得请参见新葡萄88805官网关于创新实践学分的相关实施办去(获得的超额创新创业学分,仅能抵扣本专业非主干选修课)。
“科研学分”是指主持或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著、研究成果获奖、获国家专利等所获得的相应学分。
“学科竞赛学分”是指参加学科竞赛、科技活动、文艺表演等,获校级及以上奖励所获得的相应学分。
“技能学分”是指通过培训或考试获得各类技能或资格证书而获得的相应学分。
“社会实践学分”是指通过参加各类社会实践、调查、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获奖、写出较高质量的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经审核、认定而获得的学分。
“创业实践学分”是指学生注册公司、工作室、事务所等并成功经营达到一定时间,或是参加其他创业活动,经审核、认定而获得的学分。
8) 学生可在本科阶段选修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一年级课程(所选课程可认定替换通识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学分,选课前需报教务处、研究生处备案,认定、替换方案由教务处审批)。
9) 大学英语
实行4-8弹性学分制。普通本科生入学后在本课程两年正常修读期内需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或雅思、托福等国际权威英语等级考试)。学生的全国统考四级(CET4) 笔试成绩≥480分或六级(CET6) 笔试成绩≥450分,且至少完成和通过了2门共4学分的课程学习后,凭有效成绩证明即可申请以4学分完成大学英语必修课程的修读。此类学生在修读获得4学分后,仍可通过不同方式保持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如自愿交费在正修课时间段内修读多于必修的2门大学英语课程(含基础英语类和高级英语类),或参加后续英语选修课程、双语专业课程、全英专业课程学习等,并可任选其中两门成绩最高的作为毕业课程成绩计算绩点。
两年正常修读期内未达到4学分制修读条件但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CET4达425分),从第三学期起可以不再修读基础英语类课程,而逐级修读更利于能力发展的高级英语类课程(高级英语(一)、高级英语(二)),直至完成8学分的必修课程学习。
两年正常修读期内未达到4学分制修读条件也未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只可以修读基础英语类课程,直至完成8学分的必修课程学习。
本专业毕业学分数最低为142,可以超出。
九、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1. 通识教育课程(共35学分,其中通识必修27学分+通识选修8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学期  | 
    备注  | 
   
11601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3  | 
    1  | 
    
  | 
   
1160126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  | 
    2  | 
    1  | 
    
  | 
   
116012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3  | 
    5  | 
    
  | 
   
116105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3  | 
    4  | 
    
  | 
   
  | 
    形势与政策  | 
    2  | 
    2  | 
    1-11  | 
    
  | 
   
1161055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1  | 
    1  | 
    7  | 
    
  | 
   
1160120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2  | 
    5  | 
    
  | 
   
  | 
    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  | 
    1  | 
    1  | 
    1-10  | 
    
  | 
   
  | 
    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  | 
    2  | 
    2  | 
    1  | 
    
  | 
   
1252501  | 
    大学英语(一)  | 
    2  | 
    2  | 
    1  | 
    
  | 
   
1252502  | 
    大学英语(二)  | 
    2  | 
    2  | 
    2  | 
    
  | 
   
1410011  | 
    体育(一)  | 
    1  | 
    1  | 
    1  | 
    
  | 
   
1410021  | 
    体育(二)  | 
    1  | 
    1  | 
    2  | 
    
  | 
   
1410031  | 
    体育 (三)  | 
    1  | 
    1  | 
    4  | 
    
  | 
   
1410041  | 
    体育 (四)  | 
    1  | 
    1  | 
    5  | 
    
  | 
   
通识选修  | 
    五有领军人才特色通识  | 
    4.5  | 
    4.5  | 
    
  | 
    
  | 
   
创业基础  | 
    2  | 
    2  | 
    
  | 
    
  | 
   |
中文写作实训  | 
    0.5  | 
    0.5  | 
    5  | 
    
  | 
   |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  | 
    1  | 
    1  | 
    4  | 
    
  | 
   
2. 学门核心课程(共26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学期  | 
    备注  | 
   
1111011  | 
    数学分析(一)  | 
    6  | 
    6  | 
    1  | 
    
  | 
   
1111012  | 
    数学分析(二)  | 
    6  | 
    6  | 
    2  | 
    
  | 
   
1111013  | 
    数学分析(三)  | 
    6  | 
    6  | 
    4  | 
    
  | 
   
  | 
    大学物理I(上)  | 
    4  | 
    4  | 
    2  | 
    
  | 
   
  | 
    大学物理I(下)  | 
    2  | 
    2  | 
    4  | 
    
  | 
   
  | 
    大学物理实验  | 
    2  | 
    2  | 
    4  | 
    
  | 
   
3. 学类核心课程(共32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学期  | 
    备注  | 
   
  | 
    高等代数 (一)  | 
    6  | 
    6  | 
    1  | 
    
  | 
   
  | 
    高等代数 (二)  | 
    6  | 
    6  | 
    2  | 
    
  | 
   
  | 
    几何学  | 
    4  | 
    4  | 
    2  | 
    
  | 
   
  | 
    常微分方程(双语)  | 
    4  | 
    4  | 
    4  | 
    
  | 
   
  | 
    复变函数  | 
    4  | 
    4  | 
    4  | 
    
  | 
   
  | 
    抽象代数  | 
    4  | 
    4  | 
    5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4  | 
    4  | 
    7  | 
    
  | 
   
4. 专业核心课程(共20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学期  | 
    备注  | 
   
  | 
    实变函数  | 
    4  | 
    4  | 
    5  | 
    
  | 
   
  | 
    拓扑学  | 
    4  | 
    4  | 
    8  | 
    
  | 
   
  | 
    泛函分析  | 
    4  | 
    4  | 
    7  | 
    
  | 
   
  | 
    微分几何  | 
    4  | 
    4  | 
    8  | 
    
  | 
   
  | 
    偏微分方程  | 
    4  | 
    4  | 
    7  | 
    
  | 
   
5. 专业选修课程(共9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学期  | 
    备注  | 
   
  | 
    数学模型  | 
    3  | 
    3  | 
    5  | 
    
  | 
   
  | 
    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  | 
    3  | 
    3  | 
    7  | 
    
  | 
   
  | 
    群与表示论  | 
    3  | 
    3  | 
    11  | 
    
  | 
   
  | 
    李群与微分流形  | 
    3  | 
    3  | 
    10  | 
    
  | 
   
  | 
    基础代数  | 
    3  | 
    3  | 
    11  | 
    
  | 
   
  | 
    集合论与图论  | 
    3  | 
    3  | 
    8  | 
    
  | 
   
  | 
    临界点理论  | 
    3  | 
    3  | 
    8  | 
    
  | 
   
  | 
    流体力学引论  | 
    3  | 
    3  | 
    7  | 
    
  | 
   
  | 
    数论基础  | 
    3  | 
    3  | 
    10  | 
    
  | 
   
  | 
    偏微分方程近代理论  | 
    3  | 
    3  | 
    10  | 
    
  | 
   
  | 
    组合数学  | 
    3  | 
    3  | 
    7  | 
    
  | 
   
  | 
    数值分析(双语)  | 
    3  | 
    3  | 
    8  | 
    
  | 
   
  | 
    大学英语(三)或高级英语(一)  | 
    2  | 
    2  | 
    4  | 
    
  | 
   
  | 
    大学英语(四)或高级英语(二)  | 
    2  | 
    2  | 
    5  | 
    
  | 
   
  | 
    数值代数  | 
    3  | 
    3  | 
    8  | 
    
  | 
   
  | 
    最优化方法  | 
    3  | 
    3  | 
    8  | 
    
  | 
   
  | 
    运筹学  | 
    3  | 
    3  | 
    8  | 
    
  | 
   
  | 
    应用随机过程  | 
    3  | 
    3  | 
    7  | 
    
  | 
   
  | 
    (研)凸分析  | 
    3  | 
    3  | 
    11  | 
    
  | 
   
  | 
    (研)微分流形  | 
    3  | 
    3  | 
    11  | 
    
  | 
   
6. 集中实践(共20学分,其中必修20学分,选修0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学期  | 
    备注  | 
   
  | 
    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  | 
    0  | 
    0  | 
    1  | 
    含24学时大学生安全教育、2周实践和军事理论军训  | 
   
  | 
    普通话测试  | 
    0  | 
    0  | 
    10  | 
    普通话测试不计学分  | 
   
  | 
    劳动  | 
    0  | 
    0  | 
    5  | 
    
  | 
   
  | 
    文献检索  | 
    0.5  | 
    0.5  | 
    5  | 
    
  | 
   
  | 
    毕业实习  | 
    4  | 
    4  | 
    10  | 
    
  | 
   
  | 
    毕业设计(论文)  | 
    12  | 
    12  | 
    11  | 
    
  | 
   
  | 
    创新创业实践  | 
    2  | 
    2  | 
    10  | 
    
  | 
   
  | 
    导师制课程  | 
    1.5  | 
    1.5  | 
    7  | 
    
  |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2020版)
一、专业名称(中英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
二、专业代码、学制
1、专业代码:070102
2、学制:四年
三、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简介、专业特色及校外培养形式
专业简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专业调整后理学门数学类两大本科专业之一,是伴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本专业主要包含计算数学和信息科学两部分内容,同时也涉及计算机科学、信息安全、计算物理、计算力学、自动化、金融保险等众多交叉学科。它主要运用现代数学理论与计算方法解决实际中的各类科学与工程计算问题,或分析和提高计算的可靠性、有效性和精确性,研究各类数值软件的开发技术等,具有广泛的应用。
专业特色: 新葡萄88805官网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2006年设立,是学院目前重点建设的两个本科专业之一,专业师资队伍实力雄厚,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比例高。学院具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广西数学研究中心及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究平台和多个高水平科研团队。本专业学生在历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国家级竞赛中表现优异。
本专业旨在培养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掌握数据挖掘、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与科学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良好的数据分析、数值计算和计算机应用以及程序设计等技能的训练,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可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按照数学类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时间是第五学期开始。
校企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出发点,采取“协同创新、全程互动”培养模式,以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为运作工具,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实习基地去实习、实践,直接参与实习基地的具体业务,同时让企业技术人员、基地专家走进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给学生上课。通过这样的协同、互动,实现学生与社会需求双向互动,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适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基础、受到严格的数学思想、方法训练与计算机技能训练,知识面宽、创新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毕业后能够在信息与计算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如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自动控制、工程计算、金融保险等)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可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其他高新技术行业从事设计、研究、计算、应用开发、管理和教学等工作。优秀毕业生还可以继续攻读数学或其他交叉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期待毕业生五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坚守职业规范;
2、具有较高的数学文化及素养,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受到信息与计算数学思维和创新实践的训练,擅长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4、具有求实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5、具有良好的团队交流能力,具有健强的体魄和稳定的心理素质。
六、毕业要求(培养标准)
A. 知识架构
学生应具有广泛的自然科学与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积累,系统地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知识与技能。
A1. 人文科学知识:
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跨文化、国际化知识。对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入门知识具有一定了解。
实现途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大学英语(一)、大学英语(二)、大学英语(三)或高级英语(一)、大学英语(四)或高级英语(二)、体育(一)(二)(三)(四)、五有领军人才特色通识选修、中文写作实训、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普通话测试、劳动等。
A2. 数学科学知识:
学生应接受严格系统的数学思维训练,具有坚实的分析、代数、几何等方面的数学基础以及系统的相关专业知识。
主要包括与信息、计算科学相关的哲学、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中的数学原理及数学方法,科学的数学思维方法、基本分析方法和推理论证技能。
实现途径:数学分析(一) 、数学分析(二) 、数学分析(三) 、大学物理I(上)、大学物理I(下)、大学物理实验、高等代数(一)、高等代数(二)、几何学、常微分方程 (双语)、复变函数、抽象代数、数值分析(双语)、实变函数、运筹学、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数值代数、最优化方法、离散数学、集合论与图论、流体力学引论、(研)凸分析、(研)微分流形、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数学模型、密码学、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库原理、信息论基础、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毕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导师制课程等。
A3. 统计学知识:
学生应掌握对数据进行搜索、整理、描述、分析处理和统计推断的知识和方法。
实现途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随机过程、文献检索、毕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导师制课程等。
A4. 计算机科学知识:
学生应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及常用的数学软件和编程语言,掌握和了解开展数学实验、初步程序编写和实用软件开发的思想和方法。
实现途径: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数学模型、密码学、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库原理、信息论基础、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等。
B.能力结构
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计算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能力、计算机应用及编程能力。
B1. 数学语言能力:
主要包括数学概念、数学式子与数学结论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数学思想的文字(包括外文)表达能力。
实现途径:数学分析(一) 、数学分析(二) 、数学分析(三) 、大学物理I(上)、大学物理I(下)、高等代数(一)、高等代数(二)、几何学、常微分方程 (双语)、复变函数、抽象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双语)、中文写作实训、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文献检索、毕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导师制课程、五有领军人才特色通识选修、劳动等。
B2. 数学计算能力:
主要包括快速而准确的数值计算、抽象的符号计算、数学公式演绎、恒等变形能力以及数学计算在工程实践及自然学科中的应用能力。
实现途径:数学分析(一) 、数学分析(二) 、数学分析(三) 、大学物理I(上)、大学物理I(下)、高等代数(一)、高等代数(二)、几何学、常微分方程 (双语)、复变函数、抽象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双语)、实变函数、运筹学、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最优化方法、离散数学、集合论与图论、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数学模型、应用随机过程、流体力学引论、信息论基础、(研)凸分析、(研)微分流形等。
B3. 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主要包括凭借抽象的数学概念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反映,通过认识活动获得新知识,以及利用数学概念、结论根据数学背景找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推出符合逻辑关系的结论的能力。
实现途径:数学分析(一) 、数学分析(二) 、数学分析(三) 、大学物理I(上)、大学物理I(下)、高等代数(一)、高等代数(二)、几何学、常微分方程 (双语)、复变函数、抽象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双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大学英语(一)、大学英语(二) 、大学英语(三)或高级英语(一)、大学英语(四)或高级英语(二)、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中文写作实训、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五有领军人才特色通识选修、体育(一)(二)(三)(四)等。
B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能力:
主要包括: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能力;利用统计数据分析结果,揭示问题、认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利用统计推断的结果,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改进措施,或进行预测、决策的能力。
实现途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随机过程、创业基础、大学物理实验、数值代数、密码学、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文献检索、毕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导师制课程等。
B5. 计算机应用及编程能力:
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应用,数据计算机处理、图像的计算机处理及初步的编程等方面的原理的掌握、方法与技术的应用。
实现途径:数值分析(双语)、偏微分方程数值解、信息论基础、数值代数、密码学、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等。
C. 素质要求
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质、崇高的价值观念、正确的法律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初步科学研究思维方式。
C1. 良好的思想品德、政治理论素养:
应有正确的政治信念及优良的政治理论基础,通晓时代形势和国家方针、政策,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具有正确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文化修养及包容的心态和宽阔的视野。
实现途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五有领军人才特色通识选修、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等。
C2.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主要包括一定的体育技能技巧,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实现途径: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体育(一)(二)(三)(四)、劳动。
C3. 良好的专业素质、数学素养与科研素养:
主要包括良好的数学知识积淀、数学抽象概括的缜密、逻辑推理的严谨、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的准确、数形结合的紧密、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的合理等素养。初步科学研究活动里的求新探索精神。
实现途径: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大学英语(一)、大学英语(二)、大学英语(三)或高级英语(一)、大学英语(四)或高级英语(二)、创业基础、中文写作实训、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数学分析(一) 、数学分析(二) 、数学分析(三) 、大学物理I(上)、大学物理I(下)、大学物理实验、高等代数(一)、高等代数(二)、几何学、常微分方程 (双语)、复变函数、抽象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双语)、实变函数、运筹学、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数值代数、最优化方法、离散数学、集合论与图论、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数学模型、密码学、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库原理、应用随机过程、流体力学引论、信息论基础、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研)凸分析、(研)微分流形、文献检索、毕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导师制课程。
七、专业核心课程及特色课程(导师课、研究型课程、讨论课程、全英文课程、双语课程、校内外合授课程、创新创业课等)
1. 专业核心课程: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专业特色设置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数学分析(一、二、三) 、高等代数(一、二)、几何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 (双语)。
主干课程:A组, 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抽象代数、偏微分方程。
B组,运筹学、数值分析(双语)、微分方程数值解(选修)、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选修)、数据结构与算法(选修)、信息论基础(选修)。
2. 特色、特设课程:
常微分方程(双语)、数值分析(双语)。
为了鼓励学生报读本校硕士研究生,把《(研)微分流形》、《(研)凸分析》等硕士学位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程。
八、毕业学分要求、课程修读要求与选课说明
1. 本专业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最长修业年限6年。
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42,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下表。
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
课程类别  | 
     通识必修  | 
     通识选修  | 
     学门核心  | 
     学类核心  | 
     专业必修  | 
     专业选修  | 
     集中实践必修  | 
     集中实践选修  | 
     合计  | 
    
学分数  | 
     27  | 
     8  | 
     26  | 
     32  | 
     20  | 
     9  | 
     20  | 
     0  | 
     142  | 
    
国家标准要求  | 
     
  | 
     
  | 
     
  | 
     
  | 
     
  | 
     
  | 
     
  | 
     
  | 
     130-170  | 
    
备注:国标要求内容与学校表格不一致的,可将国标表格拆分单列。
3. 学生修满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有关环节,达到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数,并修完规定必须修读但不记学分的所有课程和环节,德、智、体、美、劳合格,即可毕业。满足学位授予相关文件要求的,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4. 其他课程修读要求及选课说明:各专业应简要说明学生各部分课程修读要求(包括体测、普通话、创新学分等),短学期修读要求,研究生课程修读要求,国际学生、港澳台学生修读要求等。
1) 通识教育课
必修课:每个学生应选27学分。
选修课:每个学生应选8学分。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模块和领军人才素质教育模块各应选2学分,海洋知识与可持续发展模块、经济类或管理类模块至少应修1门课程。《中文写作实训》、《逻辑 与批判性思维》为限选,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发展模块,中国东盟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模块为选修,通识选修课累计应修学分不少于8学分,其中修读人文艺术类课程不少于2学分。
2) 学门核心课.
必修课:每个学生应选26学分。
3) 学类核心课
必修课:每个学生应选32学分。
4) 专业领域课
必修课:每个学生应选20学分。
选修课:总共9学分。
5) 实践课
必修课:每个学生应选20学分。
6) 关于普通话、劳动、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学分要求的说明
本专业学生必须按学校要求,完成“ 普通话测试”,完成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2周,劳动总和1周。以上课程必修完成但不计学分。
7) 关于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的说明
创新实践学分要求不少于2学分。创新创业实践环节2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参加第一课堂外的各类活动,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学校评定获得的学分,由“科研学分”、“学科竞赛学分”、 “技能学分”、“社会实践学分” 和“创业实践学分”构成。创新创业学分的获得请参见新葡萄88805官网关于创新实践学分的相关实施办去(获得的超额创新创业学分,仅能抵扣本专业非主干选修课)。
“科研学分”是指主持或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著、研究成果获奖、获国家专利等所获得的相应学分。
“学科竞赛学分”是指参加学科竞赛、科技活动、文艺表演等,获校级及以上奖励所获得的相应学分。
“技能学分”是指通过培训或考试获得各类技能或资格证书而获得的相应学分。
“社会实践学分”是指通过参加各类社会实践、调查、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获奖、写出较高质量的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经审核、认定而获得的学分。
“创业实践学分”是指学生注册公司、工作室、事务所等并成功经营达到一定时间,或是参加其他创业活动,经审核、认定而获得的学分。
8) 学生可在本科阶段选修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一年级课程(所选课程可认定替换通识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学分,选课前需报教务处、研究生处备案,认定、替换方案由教务处审批)。
9) 大学英语
实行4-8弹性学分制。普通本科生入学后在本课程两年正常修读期内需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或雅思、托福等国际权威英语等级考试)。学生的全国统考四级(CET4) 笔试成绩≥480分或六级(CET6) 笔试成绩≥450分,且至少完成和通过了2门共4学分的课程学习后,凭有效成绩证明即可申请以4学分完成大学英语必修课程的修读。此类学生在修读获得4学分后,仍可通过不同方式保持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如自愿交费在正修课时间段内修读多于必修的2门大学英语课程(含基础英语类和高级英语类),或参加后续英语选修课程、双语专业课程、全英专业课程学习等,并可任选其中两门成绩最高的作为毕业课程成绩计算绩点。
两年正常修读期内未达到4学分制修读条件但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CET4达425分),从第三学期起可以不再修读基础英语类课程,而逐级修读更利于能力发展的高级英语类课程(高级英语(一)、高级英语(二)),直至完成8学分的必修课程学习。
两年正常修读期内未达到4学分制修读条件也未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只可以修读基础英语类课程,直至完成8学分的必修课程学习。
本专业毕业学分数最低为142,可以超出。
九、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1. 通识教育课程(共35学分,其中通识必修27学分+通识选修8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学期  | 
     备注  | 
    
11601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3  | 
     1  | 
     
  | 
    
1160126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  | 
     2  | 
     1  | 
     
  | 
    
116012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3  | 
     5  | 
     
  | 
    
116105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3  | 
     4  | 
     
  | 
    
  | 
     形势与政策  | 
     2  | 
     2  | 
     1-11  | 
     
  | 
    
1161055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1  | 
     1  | 
     7  | 
     
  | 
    
1160120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2  | 
     5  | 
     
  | 
    
  | 
     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  | 
     1  | 
     1  | 
     1-10  | 
     
  | 
    
  | 
     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  | 
     2  | 
     2  | 
     1  | 
     
  | 
    
1252501  | 
     大学英语(一)  | 
     2  | 
     2  | 
     1  | 
     
  | 
    
1252502  | 
     大学英语(二)  | 
     2  | 
     2  | 
     2  | 
     
  | 
    
1410011  | 
     体育(一)  | 
     1  | 
     1  | 
     1  | 
     
  | 
    
1410021  | 
     体育(二)  | 
     1  | 
     1  | 
     2  | 
     
  | 
    
1410031  | 
     体育(三)  | 
     1  | 
     1  | 
     4  | 
     
  | 
    
1410041  | 
     体育(四)  | 
     1  | 
     1  | 
     5  | 
     
  | 
    
通识选修  | 
     五有领军人才特色通识  | 
     4.5  | 
     4.5  | 
     
  | 
     
  | 
    
创业基础  | 
     2  | 
     2  | 
     
  | 
     
  | 
    |
中文写作实训  | 
     0.5  | 
     0.5  | 
     5  | 
     
  | 
    |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  | 
     1  | 
     1  | 
     4  | 
     
  | 
    
2. 学门核心课程(共26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学期  | 
    备注  | 
   
  | 
    数学分析(一)  | 
    6  | 
    6  | 
    1  | 
    
  | 
   
  | 
    数学分析(二)  | 
    6  | 
    6  | 
    2  | 
    
  | 
   
  | 
    数学分析(三)  | 
    6  | 
    6  | 
    4  | 
    
  | 
   
  | 
    大学物理I(上)  | 
    4  | 
    4  | 
    2  | 
    
  | 
   
  | 
    大学物理I(下)  | 
    2  | 
    2  | 
    4  | 
    
  | 
   
  | 
    大学物理实验  | 
    2  | 
    2  | 
    4  | 
    
  | 
   
3. 学类核心课程(共32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学期  | 
    备注  | 
   
  | 
    高等代数(一)  | 
    6  | 
    6  | 
    1  | 
    
  | 
   
  | 
    高等代数(二)  | 
    6  | 
    6  | 
    2  | 
    
  | 
   
  | 
    几何学  | 
    4  | 
    4  | 
    2  | 
    
  | 
   
  | 
    常微分方程 (双语)  | 
    4  | 
    4  | 
    4  | 
    
  | 
   
  | 
    复变函数  | 
    4  | 
    4  | 
    4  | 
    
  | 
   
  | 
    抽象代数  | 
    4  | 
    4  | 
    5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4  | 
    4  | 
    7  | 
    
  | 
   
4. 专业核心课程(共20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学期  | 
    备注  | 
   
  | 
    数值分析(双语)  | 
    4  | 
    4  | 
    8  | 
    
  | 
   
  | 
    实变函数  | 
    4  | 
    4  | 
    5  | 
    
  | 
   
  | 
    运筹学  | 
    4  | 
    4  | 
    8  | 
    
  | 
   
  | 
    泛函分析  | 
    4  | 
    4  | 
    7  | 
    
  | 
   
  | 
    偏微分方程  | 
    4  | 
    4  | 
    7  | 
    
  | 
   
5. 专业选修课程(共9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学期  | 
    备注  | 
   
  | 
    数值代数  | 
    3  | 
    3  | 
    8  | 
    
  | 
   
  | 
    最优化方法  | 
    3  | 
    3  | 
    8  | 
    
  | 
   
  | 
    离散数学  | 
    3  | 
    3  | 
    8  | 
    
  | 
   
  | 
    集合论与图论  | 
    3  | 
    3  | 
    8  | 
    
  | 
   
  |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 
    3  | 
    3  | 
    10  | 
    
  | 
   
  | 
    数学模型  | 
    3  | 
    3  | 
    5  | 
    
  | 
   
  | 
    密码学  | 
    3  | 
    3  | 
    10  | 
    
  | 
   
  | 
    数字图像处理  | 
    3  | 
    3  | 
    10  | 
    
  | 
   
  | 
    数据库原理  | 
    3  | 
    3  | 
    8  | 
    
  | 
   
  | 
    应用随机过程  | 
    3  | 
    3  | 
    7  | 
    
  | 
   
  | 
    流体力学引论  | 
    3  | 
    3  | 
    7  | 
    
  | 
   
  | 
    信息论基础  | 
    3  | 
    3  | 
    8  | 
    
  | 
   
  | 
    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  | 
    3  | 
    3  | 
    7  | 
    
  |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3  | 
    3  | 
    8  | 
    
  | 
   
  | 
    大学英语(三)或高级英语(一)  | 
    2  | 
    2  | 
    4  | 
    
  | 
   
  | 
    大学英语(四)或高级英语(二)  | 
    2  | 
    2  | 
    5  | 
    
  | 
   
  | 
    (研)凸分析  | 
    3  | 
    3  | 
    11  | 
    
  | 
   
  | 
    (研)微分流形  | 
    3  | 
    3  | 
    11  | 
    
  | 
   
6.集中实践(共20学分,其中必修20学分,选修0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学期  | 
    备注  | 
   
  | 
    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  | 
    0  | 
    0  | 
    1  | 
    含24学时大学生安全教育、2周实践和军事理论军训  | 
   
  | 
    普通话测试  | 
    0  | 
    0  | 
    10  | 
    普通话测试不计学分  | 
   
  | 
    劳动  | 
    0  | 
    0  | 
    5  | 
    
  | 
   
  | 
    文献检索  | 
    0.5  | 
    0.5  | 
    5  | 
    
  | 
   
  | 
    毕业实习  | 
    4  | 
    4  | 
    10  | 
    
  | 
   
  | 
    创新创业实践  | 
    2  | 
    2  | 
    10  | 
    
  | 
   
  | 
    毕业设计(论文)  | 
    12  | 
    12  | 
    11  | 
    
  | 
   
  | 
    导师制课程  | 
    1.5  | 
    1.5  | 
    7  | 
    
  | 
   
